谈起节地生态葬,“土地资源紧张”是不可避免的词,孙志兵告诉记者,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以及大家环保意思的不断提高是节地生态葬在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他了解,近些年广州公墓建设审批在严控,“但是老龄化摆在那里,墓地使用需求在增长,土地供应有限,同时还有环境保护的大趋势,无论是经营性公墓还是公益性公墓都会主动的采取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孙志兵介绍,一个传统墓地需要硬化土地一平方米,“但这还不包括一些墓道以及绿化的建设,这些也是土地消耗的一部分。”与传统安葬方式相比,节地生态安葬不占地、少占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正果万安园,一个花坛葬大约占地4平米,能够安葬大约200位逝者。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节地葬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推崇。黄浦自然生态节地葬服务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表示,在今后自己的埋葬方式的选择上比较能够接受生态环保概念,但是一旦对于老人,大部分还是向董俊一样,选择传统的殡葬方式,“虽然绿色殡葬看上去很美,但是选择碑葬还是有面子些。”民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清明节工作的通知》。民政部称,将探索把告别厅租用、骨灰生态葬法等纳入基本服务项目范畴,这也意味着骨灰生态葬法将有望由有关部门来买单。 民政部提出,要鼓励生态安葬,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骨灰撒海、树葬等生态安葬活动,争取对不保留骨灰的实行无偿海葬、撒散等生态化安葬,并对其家属实施奖励。茶花葬生态节地葬参考价选择生态葬也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葬礼费用通常较为合理。
而在另一边,枫溪区凤新街道大新乡村,依山而建的恒思堂,不仅节约了土地,还为百姓减轻了丧葬开销的压力。该村支部委员一边指着大山的方向,一边说:“有很多以前埋在这片山上土葬的骨灰,现在基本都迁到了这里,由土入堂,村民们的殡葬观念得到良好转变,也还给了潮州市一片绿水青山。”念亲堂和恒思堂等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的建成,较大程度上推进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如今,“绿色殡葬”在南粤大地上逐步推进,各地积极实行殡葬革新,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法官表示,上述案件认定侵权并非源于其他家庭成员选择了海葬这一安葬方式,而是基于行为人阻碍他人祭奠权的行使构成了侵权。虽然我国法律目前对祭奠权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但祭奠权是基于传统习俗而产生的自然人为逝世亲属祭奠的权利。祭奠权正是公民基于与逝者的亲属身份关系,而享有的对逝者表示追思的一种人格权益,是死者近亲属的精神利益,依法应受保护。祭奠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亲人去世的知情权、安置遗体骨灰、参加亲人葬礼、进行祭奠活动、墓碑署名权等。生态节地葬从形式上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厚的生命哲学与情感。
民政部:骨灰植树等生态殡葬费将补贴减免,在我国,采用骨灰植树、撒海等绿色殡葬方式安葬亲人,既环保,丧葬费用也将逐步由有关部门补贴减免。民政部印发《2012年清明节工作方案》,提出2012年将大力倡导绿色殡葬,要求各级积极组织开展骨灰植树、撒海等群体性活动,推广小型墓、壁葬、寄存等节地殡葬方式。同时,民政部提出,年底前,基本殡葬服务无偿,要覆盖全国低收入人群。相关负责人介绍,低收入人群,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城市“三无”对象。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也被应用于生态节地葬中。闵行茶花葬生态节地葬规定
生态节地葬还可成为环保教育的一部分,推动年轻一代的意识觉醒。黄浦自然生态节地葬服务
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在土葬革新区,遗体应在公墓或农村公益性墓地内集中安葬,不得乱埋乱葬,倡导建设单具遗体安葬和双人合葬占地分别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节地型墓位,减少地面硬化面积,鼓励墓碑小型化或不立碑;倡导遗体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人员选择既具有民族地域特色、又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葬式葬法。今后只能选生态葬?推节地生态葬不对人群作硬性要求。针对“今后大家是否必须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或只能选择某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声音,民政部表示,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不是对广大人民作出硬性要求,而是通过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大家逐步接受节地生态、绿色环保要求的安葬理念,进而理解、支持和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黄浦自然生态节地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