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以其的绝高艺术性备受推崇。无论是从宏观的稳定结构,还是微观的精致装饰,都体现了匠人们的超凡匠心。而现在,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的线脚功夫,这一为家具特定部位赋予独特美感的装饰手法。
在《明式家具研究》的专业著作中,王世襄先生深刻揭示了线脚功夫在明式家具中的重点地位。他阐述道,线脚主要应用于边抹、枨子、腿足等部位,通过巧妙的面与线组合,构建出千变万化的形态。
这不禁让我们陷入沉思,简单的面与线,究竟能演绎出多少种精彩绝伦的变化,才能与明式家具的珍贵材质和精湛工艺相得益彰?而纷繁复杂的变化,又是否会破坏明式家具所追求的简约而深远的韵味?
实际上,当我们细心品味家具的线脚细节,再放眼整体时,便能深刻感受到线脚功夫对于家具整体美感的重要意义。
依循王世襄先生的理论,我们可将线脚大致分为四类:边抹、枨子与矮老、腿足,以及其他特殊构件。
边抹,即家具的大边和抹头,是构成攒框作法的重要元素。其线脚功夫的精髓体现在外露的侧面,框的厚度成为面沿设计的关键。其中,冰盘沿是教具代表性的线脚之一,其形态上舒下敛,犹如瓷盘边缘的优雅断面。匠人们在此基础上发挥创造力,演绎出数十种变化,使得边抹呈现出层次丰富的视觉盛宴。
而除了冰盘沿,还有诸多不符合其特征的边抹设计,它们或曲或直,上下对称,同样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美感。这些边抹与冰盘沿共同构筑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线脚世界”。
第二类线脚则体现在枨子和矮老上,它们主要起连接和加固作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装饰效果。枨子的线脚设计往往与上下对称的边抹相似,而矮老则因与枨子相连,其线脚也保持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剑脊棱”这类脚在枨子上的独特应用,其高耸的棱脊和两侧斜坡的设计,不仅强调了区域分隔,还增强了家具的私密感。
第三类线脚则是腿足上的设计。腿足作为家具的支撑部分,其造型多样,与之相配的线脚也各具特色。如圆足常采用混面棱瓣设计,模仿瓜棱的形态;而方足则通过阳线与阴线的巧妙搭配,展现出丰富的设计感。在案形家具中,“一炷香”、“两炷香”、“三炷香”等经典腿足线脚设计更是将阳线的运用发挥到。
除了上述三类外,还有许多特殊部位同样能展现线脚功夫的精湛技艺。如床围子、架格栏杆、透格柜门等部位,虽然空间有限,但线脚功夫却能在这些“方寸之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面对如此众多的部位和线脚设计,如何选取合适的搭配呢?王世襄先生提出的“交圈”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所谓“交圈”,即追求不同构件之间线脚和平面的完美衔接与贯通,以达到整体效果的和谐统一。这种理念不仅要求结构上的严谨嵌合,更追求视觉上的统一美感。而这正是实现明式家具美学意蕴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