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是指那些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明显下降的物质。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由非极性烃链和一个以上的极性基团组成,烃链长度一般在8个碳原子以上,极性基团可以是解离的离子,也可以是不解离的亲水基团。极性基团可以是羧酸及其盐、磺酸及其盐、硫酸酯及其可溶性盐﹑磷酸酯基﹑氨基或胺基及它们的盐,也可以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羧酸酯基等。如肥皂是脂肪酸类(R-COO-)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中的脂肪酸碳链(R-)为亲油基团,解离的脂肪酸根(COO-)为亲水基团。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的作用是作乳化剂和增稠剂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厂商
表面活性剂分类:根据所需要的性质和具体应用场合不同,有时要求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亲水亲油结构和相对密度。通过变换亲水基或亲油基种类、所占份额及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可以达到所需亲水亲油平衡的目的。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已派生出许多表面活性剂种类,每一种类又包含众多品种,给识别和挑选某个具体品种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对成千上万种表面活性剂作一科学分类,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新品种,并为筛选、应用表面活性剂提供便利。湖南两性表面活性剂用途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的温度称为Krafft点。 Krafft点越高,其临界胶束浓度越小。
植物油曾经主要用于人类饮食和烹饪,但随着人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关注,其应用也扩展到生物柴油、工业生产原料、化妆品和医药产品的天然成分领域。这些应用很多需要通过微乳液来完成,而形成微乳液通常要求油/水IFT要低。IFT越低,对油的增溶能力越大。植物油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其分子体积大,疏水性强,传统表面活性剂很难使其油/水IFT降至较低,增溶能力也较小。Witthayapanyanon等研究了3种Extended 表面活性剂C12,13 P8S、C14,15P8S、C12P14E2S与不同油间的IFT。在较佳盐度下,这3种表面活性剂浓度只为mg/kg数量级,与多种油(癸烷、十六烷、甘油三酯、芥花油、花生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棕榈油)间的IFT达到较低。这说明Extended表面活性剂降低IFT的能力具有广谱性,有利于配制微乳液。C12P14E2S相比于C14,15P8S,分子中插入更多的PO和EO,体系IFT和较佳盐度均低于后者。Phan等研究了PO数和疏水链支化度对微乳形成和IFT(三辛酸甘油酯和芥花油为油相)的影响。结果表明,支化度增加,较佳盐度减小,IFT降低。
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两种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甜菜碱型、氨基酸型、磷酸酯型、咪唑啉型以及其他如高分子、杂原子类等两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其独特的多功能性著称,主要特性有:①低毒性和对皮肤、眼睛的低刺激性;②极好的耐硬水性和耐高浓度电解质性,甚至在海水中也可以有效地使用;③良好的生物降解性;④对织物有优异的柔软平滑性和抗静电性;⑤有一定的杀菌性和抑霉性,良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⑥可与几乎所有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通常会有增效的协同效应;⑦可以吸附在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物质表面上,而不生成憎水薄层,因此有很好的润湿性和发泡性。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水的亲和力较小,而亲水部分之间的吸引力较大。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008年全球表面活性剂年产量为1300万吨。2014年,世界表面活性剂市场规模超过330亿美元。市场研究人员预计,到2022年,年收入将每年增长2.5%,达到约404亿美元。目前商业上较重要的表面活性剂类型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它普遍用于清洁剂和洗涤剂。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从棉垫和绷带的基质中排出空气,从而可以吸收药物溶液以施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通过在清洗伤口时使用清洁剂以及通过在皮肤和粘膜表面使用药用洗剂和喷雾剂来取代污垢和碎屑。合成洗涤剂是表面活性剂消费较大的市场之一。江苏金属表面活性剂价位
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的清洁及消毒功能,早已成为保洁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表面活性剂厂商
一般来说,很少单独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它们大多与脂肪醇硫酸盐复配使用,以改善溶解性,减少刺激性,增大粘度,增大泡沫稳定性。两性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作合成纤维的抗静电剂、金属防锈剂等。因为成本较高,使其用途受到一定限制。主要用途,表面活性剂是在20世纪40年代随石油化工的发展,与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同时兴起的一类新型化工产品。其作用是能明显降低水与其他物质的两相间界面张力,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加溶等作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