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5日

信号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

一般测量上升及下降时间是以眼图占20%~80%的部分为主,其中上升时间如下图,分别以左侧交叉点左侧(20%)至右侧(80%)两块水平区间作此传递信号上升斜率时间之换算,计算公式如下:

上升时间=平均(80%时间位准)-平均(20%时间位准)

由于时间位准20%及80%是与信号位准1 及0 有着相关性的。当然,如果上升时间愈短,即愈能表现出眼图中间的白块,即可传递的信号及容忍误码比率较好。

Q因子(QFactor)

Q因子是用于测量眼图信噪比的参数,它的定义是接收机在比较好判决门限下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的比值,可适用于各种信号格式和速率的数字信号,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1”电平的平均值topP与“0”电平的平均值baseP的差为眼幅度,“1”信号噪声有效值1s与“0”信号噪声有效值0s之和为信号噪声有效值。Q因子综合反映眼图的质量问题。Q因子越高,眼图的质量就越好,信噪比就越高。Q因子一般受噪声、光功率、电信号是否从始端到终端阻抗匹配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眼图中1电平的这条线越细、越平滑,Q因子越高。在不加光衰减的情况下,发送侧光眼图的Q因子不应该小于12,接收测的Q因子不应该小于6 BER图与眼图时间轴相同,两侧与眼图边沿相对应,样点位于中心。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

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眼图测量

眼图形成的原理

一般均可以用示波器观测到信号的眼图,其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将示波器跨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使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就称为眼图。示波器一般测量的信号是一些位或某一段时间的波形,更多的反映的是细节信息,而眼图则反映的是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征,两者对比。

如果示波器的整个显示屏幕宽度为100ns,则表示在示波器的有效频宽、取样率及记忆体配合下,得到了100ns下的波形资料。但是,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分析这么短的时间内的信号并不具有代表性,例如信号在每一百万位元会出现一次突波(Spike),但在这100ns时间内,突波出现的机率很小,因此会错过某些重要的信息。如果要衡量整个系统的性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测量得到的数据显然是不够的。设想,如果可以以重复叠加的方式,将新的信号不断的加入显示屏幕中,但却仍然记录着前次的波形,只要累积时间够久,就可以形成眼图,从而可以了解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如串扰、噪声以及其他的一些参数,为整个系统性能的改善提供依据。 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如何由眼图分析信号?

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眼图测量

眼图概念

数字信号的眼图包含丰富的信息,体现了数字信号的整体特征,能够很好地评估数字信 号的整体品质。

用眼图来分析串行信号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有人误解眼图和模板,认为是串行信号物理层指标之一,其实不是。这是种非常好的方法, 不以至于很多规范都规定了模板,实际上这是必须的。

眼图是各种数据码型累计在一起的综合结果,

眼图的准确形成涉及参考时钟。对于源同步信号,可以以源同步时钟或从源同步时钟中 通过锁相环提取的时钟来形成眼图,

低速信号的眼图:很多速率不太高的总线也可以做眼图测量,但由于数据比特较宽,上升时间相对于数据比特宽度占的比例很小,所以一些低速数字信号的眼图可能比较方正或者比较规整,看起来不太象眼睛,但从物理含义上说这仍然是一种眼图。

眼图测量中需要叠加的波形或比特的数量:在眼图测量中,叠加的波形或比特的数量不一样,可能得到的眼图结果会有细微的差异。由于随机噪声和随机抖动的存在,叠加的波形或比特数量越多,则眼的张开程度会越小,就越能测到恶劣的情况,但相应的测试时间也会变长。为了在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测量时间上做一个折衷,有些标准会规定眼图测量需要叠加的波形或比特数量,比如需要叠加1000个波形或者叠加1M个比特等。 眼图形成原理以及参数;

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眼图测量

眼图码间串扰

眼图的“眼睛”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眼睛”张的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

当存在噪声时,噪声将叠加在信号上,观察到的眼图的线迹会变得模糊不清。若同时存在码间串扰,“眼睛”将张开得更小。与间串扰时的眼图相比,原来清晰端正的细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带状线,而且不很端正。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

眼图对于展示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可以从中看出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强弱,有助于直观地了解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评价一个基带系统的性能优劣;可以指示接收滤波器的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 测试中眼图能用来做什么?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

眼睛张开度与误码率的关系;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

传统眼图生成方法

传统眼图生成方法原理简单,很适合理解眼图生成机制。

统的眼图生成方法简单描述就是“每次触发叠加一个UI”。方法简单,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屏幕上的每个UI信号波形通过触发点对齐,眼图通过对信号多次触发采集后叠加生成。这样会导致仪器触发电路的抖动成分将被引入到眼图测量中。导致了测量不精确。

新的眼图生成方法

新的眼图方法描述为“同步切割+叠加显示”。示波器首先捕获一组连续比特位的信号,然后用软件PLL方法恢复出时钟,利用恢复出的时钟和捕获到的信号按比特位切割,切割一次,叠加一次,终将捕获到的一组数据的每个比特位都叠加到了眼图上。 黑龙江眼图测量USB测试

标签: USB2.0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