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起,市民政部门推出骨灰撒海服务,但每年全市较多能办理一两百份。2009年起,北京市推出“零百千万”殡葬惠民工程,无偿为逝者提供骨灰撒海服务,并负担两位家属参与或见证海撒全程交通费;在公益性公墓——长青园为海撒者建纪念碑和纪念湖,方便家属祭扫追思。到2013年3月三年里,骨灰海撒数量以每年1000份的速度增长。 北京推行服务:立体安葬:即壁葬。以长青园公益性立体安葬为例。骨灰撒海:彻底不保留骨灰。骨灰深埋:以八宝山人民公墓的怀思阁为例。普及生态葬,有利于推动殡葬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上海可降解生态节地葬规定
生态节地葬特点:一、不保留骨灰安葬,指在规定区域内进行骨灰撒海、撒散、集中深埋等不保留骨灰的一种安葬形式。二、遗体节地型墓位安葬,指在土葬革新区安葬设施内(或在火葬区的少数民族公墓内)采用节地型墓位安葬遗体的一种形式。遗体节地型墓位的标准为:安葬遗体的单人墓位和合葬墓位的占地面积,分别小于4㎡和6㎡,墓碑高度(碑额至地面的距离)低于1m,硬质墓材覆盖面积不超过墓位总占地 30%。三、遗体深埋不设墓碑安葬,指将遗体埋葬在地下深度不小于1.5m或地宫,墓位不突出地面,不设硬质墓碑(或设置其他小型标识物)的一种葬式。上海森林葬生态节地葬一条龙服务生态葬与艺术结合,增加了纪念活动的文化内涵与美感,令人向往。
今年1月份,广州市开展了2024年头一批骨灰撒海活动,撒海骨灰共485份,此后将继续集中开展多批次骨灰撒海出海活动。据介绍,广州于1988年在全国初创骨灰撒海活动,开创了有关部门组织骨灰撒海活动先河,近几年每年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市民均超过3500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愿意选择骨灰撒海安葬?在广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副处长周韵看来,较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对于生态安葬方式接受程度的提高。“我曾经遇到不少外省人员多方探寻可以举办骨灰撒海活动的城市,因为逝者曾经许下遗愿,希望以回归大海的方式离开,他们然后辗转来到了广东。”周韵表示,生态安葬宣传工作的开展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服务。
人们通常认为,给逝去老人办一场风光体面的葬礼,是孝心较好的体现,也是子孙对老人然后一次尽孝的机会,同时在亲友面前也会很有“面子”。如果做得不“到位”,可能会被指责“不孝顺”“不隆重”“违背传统礼仪”,从而“得不到先人护佑”。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近年来,生态葬虽然仍占少数,但越来越受到市民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厚养薄葬的观念,接受了回归自然、节俭环保的生态葬方式。但生态葬并不能与“薄葬”画等号。生态节地葬从形式上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厚的生命哲学与情感。
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获悉了多起与生态葬相关的案例,朝阳法院提醒,清明期间,要采取妥当的方式方法进行祭奠,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瞒着奶奶将父亲骨灰海葬,老人得知后将孙女起诉获部分赔偿。2017年7月31日,张某因病去世。张某的母亲李奶奶已经81岁高龄,一家人为了李奶奶的身体状况着想,共同商议向李奶奶隐瞒张某去世的消息。2017年8月2日,张某的女儿小张及爱人黄某为父亲举办葬礼,除李奶奶以外的其他亲属均到场参加了葬礼。2018年9月26日,小张租赁快艇将张某的骨灰进行海撒。2021年底,李奶奶以小张及黄某未向其告知死讯、未经其同意将张某的骨灰进行海葬且未告知海葬地点为由起诉小张及黄某侵犯其人格权,要求赔礼道歉、告知海葬具体地点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万元。生态葬介绍:一种绿色、环保、节地的殡葬方式,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黄浦环保生态节地葬一条龙服务
生态节地葬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与纪念,更是对生活与自然的再思考。上海可降解生态节地葬规定
按照目前市级和区、县(市)出台的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实施江葬、壁葬、格位存放等方式的对象家庭,将获得2千元至2万元不等的奖补。草坪卧碑葬,相比传统的殡葬方式,节地生态葬的经济成本则很低甚至为零。如江葬为全程无偿,此外杭州也有多家陵园推出多种全程无偿的生态葬方式;而部分如经营性公墓的格位葬、花坛葬等,其费用也基本能被奖补金额覆盖。与此同时,一些当地有名人士的选择也让生态葬为更多人所知。如建德市有名的教育工作者、原新安江中学校长沈煜如就长眠于树葬区,其学生捐种的纪念树——黄山松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树上悬挂着沈校长自撰的座右铭:“当老师较大的意义就是看见学生成才”。如今,建德市树葬区安葬的逝者已有74位。上海可降解生态节地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