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钟式得自于名琴“号钟”,相传周代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故得名“号钟”。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并称为“四大名琴”。而号钟居其首。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也曾弹奏过“号钟”琴,汉代刘向《九叹·愍命》就有句“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后“号钟”传到齐桓公手中。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此“号钟”琴。《淮南子·修务训》:“鼓琴者期於。”高诱注解:“号钟,高声,非耳所及耳。”其中鸣廉、修营,蓝肩、号钟都是齐桓公所藏。可以说是集韵味于一器,是目前传世古琴中很难得的。古琴泼剌的教学
琴之九德是古人认为一张好琴所具备的标准,即所谓: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明代《琴书大全·琴制》中对其有详细的介绍。天音卢荣先生08年有幸得到龚一老师的亲鉴指导,一起合作研制古琴,在古琴音色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认为琴之九德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这样:奇***,即轻松脆滑;然匀,即空弦音、按音、泛音、和音都要匀;再静、清、透,发音干净、清亮、清透、集中、且有强烈的下沉感;而圆、而润,龚老师曾说其音好比饭团与糯米团,黏黏糯糯就好比音色的弹性、张力及爆发力;爆发出的金石韵经时间的洗礼而至古至芳。一张琴不可能拿出来就是九德俱全,必须有好的发展方向,达到这些基础后,音色才能一步步更好。古琴泼剌的教学此琴原仲尼式,其音古淡灵透。因漆木损坏,遂重加修补。
相传“连珠式”古琴,为隋逸士李疑所制,项腰各作三个连续半月形弯入。李疑是隋代***逸士、民间琴师,他所弹的琴的腰部饰以连珠彩弦,琴亦名为“连珠”。故世人称李疑为“连珠先生”。 李疑作有琴曲《草虫子》、《规山乐》及三十六小调,三十六小调可能是指多首通俗小曲。另外,隋代的《琴历头簿》中的《连珠弄》相传也是他的作品。而李疑擅弹刘琨的《竹吟风》、《哀松露》。 天音琴坊所制此款连珠式古琴,其形制取自龚一先生所藏元代琴制,经过反复调适,**终形成了天音连珠独有的节奏式美感。尤其是音色饱满流丽,泛音清亮圆润。长期以来受到各地琴家喜爱,实属琴中上品。
用于斫琴的老杉木、桐木价格并不贵,但很多斫琴人都找不到良材。正所谓具备轻松脆滑、木性稳定即为良材,每一张木料的密度、湿度、硬度都有所差异。名贵珍稀材质如千年汉木、百年老杉木、金丝楠木、小叶紫檀木、青桐等更是少之又少。即使你手中有良材不会斫制亦是无用,只有具备多年斫琴经验,见识过诸多老琴音色并且善于修琴的老师傅才能点材成金,天音卢荣先生作为好斫琴师。其传统工艺和自身素养非常高。毕竟,古琴和“古琴形状的物体”区别还是很大的。钢琴、小提琴都挺贵的,古琴虽说从古延续至今,但学琴之人甚少,相对好的斫琴师也比较少。伶倌式正是在这自周代便开始的时期定型的琴制。
看古琴底部木材的纹理是否匀称,颜色是否金黄,老杉木时间越长颜色越金黄,天音古琴选自庙宇、祠堂等地的老杉木木材,因为房梁天天有和尚念经送佛,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振动,用此木材斫琴非常不错,可遇不可求。看是否是老杉木斫制的古琴,还需要敲击面板、底板,要听,要辨别它的声音振动等,如果自己听不出可以请教专业的古琴斫琴师等,或者自己平时多看多听专业老师傅斫琴的建议等。桐木木材材质轻软,杉木较桐木材质软硬适中,纹理直,较耐腐,百年老杉木一般都是老房子拆的时候的房梁,这种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看是否是老杉木斫制的古琴前,自己一定要具备辨别音色好坏的能力,这样才能挑到性价比高的古琴,建议你在扬州一带寻找,那边算是古城之都了,手艺精湛的老师傅比较多。《新论•琴道》中有记载:“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江西性价比高的古琴教学能学吗
神农式 相传为炎帝神农氏所造。古琴泼剌的教学
木材是比较主要的材料,除此之外还有鹿角霜、纯生漆漆、裹布、琴弦以及其他一些材料。古琴界有着诸多名气的天音品牌店,其诸多附件成本比较高,一张与众不同的手工琴做出来,且不说斫琴环境的费用,光是附件材料费就已经千元了。天音斫琴师卢荣先生需要经过近俩年的精雕细琢、不断调试才能做出来一张手工琴。一块木板要经过刨木头、上灰胎、髹漆、试音等诸多工序才能变成琴,做完一道还得等数月才能做下一道,一点都不能马虎,所以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古琴泼剌的教学